我們家有6塊地,每塊地都有自己的名字。緊鄰村里主路的那塊地,是村里最高的地,叫做高五斗,名字里含著鄉(xiāng)親們盼望多收幾斗糧食的美好心愿。挨著池塘的那塊地,是村里最洼的地,有個夸張的名字,叫做萬深坑。萬深坑北邊那一塊地高很多,有個古怪的名字叫做小一擔(dān)。池塘東北角有塊三角形的地,叫做尖嘴地。挨著東大路的那一塊叫東地,挨著西大路的就叫西地。
我家的6塊地有個共同的特點,都是東西方向的長條狀。根據(jù)地勢和土質(zhì),我們在不同的地里種著不同的莊稼。
高五斗的西頭分出好幾畦,種著韭菜、蔥、蒜、豆角、黃瓜、茄子、辣椒,這是我們家的菜園。東邊早些年種過西瓜、青菜、白菜、蘿卜,后來一直種著桃樹、梨樹、栗樹等果樹苗。
萬深坑最早的時候,每年都種著耐澇的毛芋。每年夏天一下過雨,我們都要拿著盆,把隴間的積水舀出去。這是孩子們暑假期間的功課之一。萬深坑?xùn)|邊有一條小水渠,渠里經(jīng)常有小魚,我們往渠里舀積水的時候,經(jīng)常被游來的小魚吸引走。田壟間也會漫過來小魚,我們在闊大的毛芋葉間跑來跑去,勞作成了好玩的游戲。萬深坑的西頭,每家都留了一個集土糞的坑,地里清理出來的雜草都倒在里面漚。雨天時坑里很多魚,每次挖土糞都能挖出來很多泥鰍??友厣?每家都種了絲瓜,坑上搭著架,絲瓜花會盛開整整一夏。
小一擔(dān)以前是種麥子和油菜的地方,也種西瓜、甜瓜和玉米、紅薯、甘蔗、紅麻、黃麻,后來也讓我們種上了果樹苗。西邊的半邊,一直是我們家的桃園,桃花開時,這里是全村最美的地方,路過的外地人也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觀望。
尖嘴地是塊很小的地,被我們種上了草莓,栽上了幾棵柿子樹,不幾年柿樹就開始掛果了。我們搬家走后,一樹樹火紅的柿子,都成了鳥雀們的食物,這塊地成了鳥雀門最愛的地方。
東地和西地常年種著楊樹苗,葉落時節(jié),我們每天都要去樹地里掃落葉,抬回到院子里曬干,當(dāng)作燃料做飯。
因為每塊地都有自己的名字,我們每天一早扛著鋤頭、鐵鍬出門時,就能準(zhǔn)確無誤地直奔目的地;到飯點時,孩子按照母親說出的地名,就能更快地找到爹爹和哥哥、姐姐回來吃飯。因為每塊地都有自己的名字,每一棵莊稼都知道自己出生在哪里,每一瓢為莊稼解渴的水都知道自己魂歸何處,每一朵野花都知道自己裝點著誰的額頭。因為每塊地都有自己的名字,游子的鄉(xiāng)愁永遠(yuǎn)都有依附之處,漂泊的靈魂永遠(yuǎn)都不會迷路……